找到相关内容156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仁寿舍利的“感应”分析

    引发共鸣,越能激发大家的宗教情绪。一旦获得了某种特别的个体经验,譬如治病,就会被说成“灵验”,即:舍利显灵。这种形态的个体经验,最能代表普通信徒实用的灵验观,他们出于实际的功利目的,去虔诚地祈求,得到...

    李四龙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292052.html
  • 贵州佛教历史

    功利,损害佛门声誉的事时有发生。   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贵州战事不断,许多佛教寺庙毁于战火。道光时,贵阳有寺庙有200余座,遵义有300余座,息烽有100余座,咸同后均所剩无几...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892785.html
  • 汉唐之际政教关系演进中的长安佛教

    。“夏道尊命”,体现着政权对既有的宗教传统的服从、适应和调整;殷人“率民事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体现出国家政权与宗教的密切关系及其宗教活动功利目的和人为成分的增强。   公元前1046年,...

    任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2393685.html
  • 虚云老和尚一生中的难事奇事

    根源因受老和尚之开示,智慧高人一等,故多年来息隐苏州,不愿直接参加政治舞台,加以一般不学无术之徒,每假藉其名义招摇撞骗,言功利不讲信义,弄成中国政治被美国人评为“贪污无能”。这都是由于违反佛教的意义和不...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503994651.html
  • 六祖禅宗的历史地位与中华文化

    的缺失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儒道是功利性的文化建构。儒的特点是规范社会、匡正人心;后世儒者常常“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说明儒学发展越到后来越漠视人的精神诉求。道本是与儒对立的。道重自然...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40596381.html